NEWS新闻中心
半岛.体育最新【探究】秋日的第一波大展!沪上博物馆玄月特展保举
展览以“畅想进化”为主题,通过“进化·序曲——生命之源的启示”“进化·和鸣——生命的多元演绎”“进化·韵律——生物多样性的颂歌”“进化·未来——梦想与创新的起航”专题展区,以艺术与科学普及相结合的方式,让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儿带领观众踏上一段充满探索和发现的进化之旅。
此次特展是上博“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重磅大展。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95%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展览将持续至明年8月。
展览汇集了来自伊朗国家博物馆、戈尔甘考古博物馆、拉什特博物馆、波斯波利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的285件精美文物,呈现出古波斯文明的璀璨瑰丽及其与中华文明的相互交融。展览通过“高原曙光”“辉煌时代”“信仰艺术”三个版块阐释古代伊朗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先生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的珐琅器制作年代从明代至二十世纪,包含陈设品、生活用品、文房用品等多种器类,可谓数量众多、精品荟萃,是一部展示掐丝珐琅——这一中国著名特种金属工艺的发展简史。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推出此次特展,以感谢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先生两度慷慨捐赠,弘扬先生私藏公用的义举以及满腔炽热的故土情怀。
此次特展是上海博物馆“拾慧古今——现当代艺术大师系列”首展,由上海博物馆及丹麦皇室珠宝策展人妮娜·哈尔德女士(Nina Hald)共同策展,逾200件艺术杰作在上海博物馆东馆缔造一场美学盛宴。其中,还有来自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国普福尔茨海姆珠宝博物馆、中国故宫博物院等海内外多家博物馆特选馆藏共同展出,在千年万念之间半岛.体育最新,展开一场跨越古今中外的对话。
展品设置于上博东馆屋顶花园和江南造物馆中庭,其中赏石部分展出宋-清代修治和赏玩的古典供石与近几十年所出传统著名赏石品种中的供石精品,以灵璧石、英石为主;盆景部分展出上海植物园盆景园提供的海派盆景,以五针松、罗汉松、黑松为主,另有兰花、真柏、雀梅等品种。
展览名称含义: “木”指海派盆景中的植物(海派盆景以松类为主),石指供石,以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四大名石为主;“双清”是说盆景和供石这两种具有江南文化清雅审美格调的半天然半人工观赏品交相辉映。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上海植物园合作主办,该名称也暗喻上博如江南乃至中华文化丰碑之“石”厚重不迁,上植代表海派文化精神如“木”之生生不息。
2024年正值圆应塔完成建筑修缮和考古发现30周年。圆应塔作为上海市现存最高的古塔,也是上海经过清理发掘的古塔中发现文物最多的一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展览精选300件重要展品,意图通过展示解读圆应塔中发现的珍贵文物,展现古代上海江南文化的历史方位和独特魅力。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指导中国,为这座近代东亚大都会积淀了丰厚的红色文脉,塑造了新的英雄品格,进一步赋予上海无上的荣光。为更好弘扬党的精神之源,上海市场馆联盟整合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以展示党在上海“诞生、启航、出征”的光荣历史,并以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展览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共同主办,分为“莽原之华”、“塞上之方”、“南国之韵”和“华汉之彰”四个篇章,甄选了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及配饰170余件,将日常起居、婚嫁礼服、节日盛装与相应的头巾、饰品、包袋和鞋帽串联一起,呈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缤纷璀璨的服饰文化画卷,展现中国各民族女性独具魅力的风采。
20世纪上半叶,来自奥地利的犹太医生傅莱(Frey)为追寻主义理想远赴中国,在此奉献了六十五个春秋。他救死扶伤,教书育人,服务于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半岛.体育官网,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紧相连。上海,是傅莱走上中国之路的始发之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之际,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特展,讲述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奋斗与奉献的一生。
展览以六安红色历史为主线,重点展现上海与六安之间思想传播和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深度回顾大别山麓土地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记忆,讲述一段波澜壮阔而又熠熠生辉的六安史,展现上海、六安两地星火相承之谊。
展览由百人中法团队耗时两年巨制,是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数字光影艺术的首次结合。展览对3000余件皮影进行了超高清数字采集,运用数字光影技术对皮影艺术进行再创作,将传统皮影戏赋予现代化的解读,让观众以全新角度沉浸式体验皮影艺术。此次展览是一次以数字科技手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创性尝试,观众不仅可以了解传统皮影艺术,还能通过数字光影身临其境地感受皮影艺术的世界。
展览精选近百件美术作品和珍贵文献,全面展现潘玉良中西融合的创作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涯。展览首次以上海视角切入叙事,讲述上海和巴黎这两座艺术之都对潘玉良艺术创作和精神生活的深刻影响。
展览将展出相关展品100余件(组),其中珍贵文物50余件(组),分“笺纸沿革一瞥”“辑印《北平笺谱》”“《海上笺谱》寻踪”“鲁迅用笺”四部分展现鲁迅与笺纸的深厚情缘。
展览共展出62件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书籍、报刊等文物展品,通过珍贵文物展品和图片史料的集中展示,让观众走进韬奋先生的世界,体会韬奋和鲁迅先生、和生活书店的同仁们为了宣传进步思想、唤起民众觉醒所作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为弘扬中华礼仪文化,中国航海博物馆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联袂推出此次重磅文物大展。龙纹铜禁、铜甲、户卣、四十三年逨鼎、冬簋、编镈、单五父壶……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的142件“国家宝藏”聚首申城,带观众走进三千年前的礼乐之周,追溯现代生活中日用而不觉的礼仪文化根源,品中华礼仪,感文化绵长。
展览遴选极具代表性的舟船主题展品,涵盖青铜器、瓷器、书画、玉器、雕刻、船模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及航海科技,阐述了舟船串联起万域经济贸易往来的过往,更深挖了舟船作为构建起异质文明交往的桥梁滋养了水上艺术和文化的历程。
展览为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瑰宝”主题系列的第三个原创展览,选用了产自全球各地的90余件珍稀水晶藏品和部分艺术品,其中许多大型水晶原石藏品为全球首次展出。展览突破了自然博物馆内常规科普展的布展模式,将自然科普、数字媒体和艺术装置相融合,从宝石学性质、地质科学原理、文化艺术等角度为公众呈现水晶这一自然瑰宝的魅力。
闵行区博物馆将携手孔子博物馆,从孔子的时代背景、生平与后世、孔子的智慧和影响等多视角切入,深入解读孔子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儒家教育传承的重要贡献,发扬传播中国古老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展出将展出百余件/套文物,重点文物包括战国错金银双兽吞鸟铜杖首、孔子燕居像、明代圣迹图、鲁仲齐铜鼎、清兽面纹掐丝珐琅尊、清代奉天诰命盒等。
特展共展出来自全国30余家文博单位的124件/组展品。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交互式动态演绎、沉浸式Box空间体验等方式,带领观众穿越数千年的中华科技文明走廊,在丝绸的华美婉约、青铜器的庄严浑厚、纸张的轻柔朴质、瓷器的光彩流转与建筑的巍峨奇巧中,感受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深邃与深厚。
展览回顾了裴多菲波澜壮阔的一生,梳理其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并探讨在中国的译介和产生的广泛影响。
展览共展出作品60件,其中吴昌硕作品40余件,另外还包括任伯年、齐白石、潘天寿、程十发等诸多大师的作品,作品形式包括书法、绘画、印谱、信札、拓片等。展览深入剖析吴昌硕的艺术生涯和他对海派文化的深远意义。这既是一次艺术的盛宴,也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对话。